旗後砲台,首見於1717年(康熙五十六年)的縣志,當時安砲六位,配置兵員三十名看守。直屬台灣總兵,此後即無資料可查,現今之砲台則是「牡丹社事件」之後,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海防事務,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、副將王福祿督造,同時興工修築旗後砲台(威震天南)及打狗砲台(雄鎮北門)以共扼打狗港。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,砲台屬西式建築,北區是兵防及集合場,指揮官位於中區兩邊上方,還有天橋相互懸接,中間有通道通往南區的砲操場所、彈藥庫,上方設有大砲四座及後來增建的進子藥房。但在正門入口卻是十足的中國式八字門及八字牆設計,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紅磚砌成囍字,有暗喻四喜臨門之意,兩字雖對稱,但字體稍有差異,這在舊式古厝建築也常發現,實深具漢人的建築特色。 (資料來自網路)
 IMG_5958.jpg

 近幾年,來了旗津多次,一直想到旗後砲台走走,卻都因沒有停車位而作罷!

這次我們把車子停在貝殼公園,然後轉搭接駁車(1人12元)到旗津海水浴場,再走路上去.

雖然沿路在施工,而且當天身體有點不適,但能看到二級古蹟,覺得還蠻值得的.

IMG_5966.jpg

這次我用不同的攝影方式來呈現古蹟的面貌.

IMG_5962.jpg 

IMG_5964.JPG

IMG_5961.JPG  

IMG_5950.JPG

  IMG_5943.JPG

IMG_5946.jpg

IMG_5944.jpg

IMG_5914.JPG

站在最高點(路不平),有點懼高的我頓時感到頭暈目眩!

另一半怕我發生危險,一直叫我趕快走到安全的地方.

IMG_5925.JPG 

IMG_5947.JPG

IMG_5906.jpg

一群年輕人興高采烈地在拍照,和老建築成強烈對比.

心裡想著:若有前世,若有輪迴,前世的我是否曾來到這個地方?

IMG_5940.JPG

IMG_5920.jpg

IMG_5927.jpg

 IMG_5922.jpg  

IMG_5910.jpg

IMG_5932.jpg 

IMG_5884.jpg

IMG_5873.jpg

IMG_5874.jpg

最近工作繁忙,好想多寫一點,多與格友们互動,卻感到力不從心!

格海臥虎藏龍,很多值得讓人學習的作品.

各位好友,怠慢之處請見諒!

IMG_5997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嫣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